
#2025天津直博会#
中国对美国出手了!
中国向美国征收特别港务费的措施,正式生效。这是对美国霸凌行为的精准反击!咱们为什么有这么有底气?因为咱们手里,握有一张美国永远别想赶超的王牌!今天,戎评就跟大家说说这件事。
【“智慧零碳”码头】
早在2024年3月份,美国五大工会提交申请,要求启动对中国造船、港口、物流的301调查;同年4月,美国政府正式宣布301调查;今年10月14日,特朗普政府宣布,对中国港口和物流体系的限制措施正式生效,中国立刻采取了反制措施。
特朗普将这项调查当做了跟中国讨价还价的筹码,这背后的逻辑不难猜出,港口是国家对外贸易的物理入口,是物流效率、成本控制和供应链安全的核心节点。若他能在港口这一环节对中国施加压力,那么中国的出口竞争力、对外通道就可能被割断或扼制。
特朗普过去还说过一句很“本色”的话:港口没船来是好事,因为成本就少了。这种说法听起来很荒诞,却暴露出他的真实想法,就是希望通过压缩物流通道、打乱中方的供应链,让出口受阻,从根本上削弱中国的制造业优势。之前美国试图强迫长和集团出售海外港口资产,以及当下的301调查,都是这个目的。
所以戎评认为,特朗普打压中国的港口能力,不仅是因为表面上的“竞争”,更在于他知道,港口能力的背后,是一个国家制造力、出口力、供应链组织力的综合实力体现。
【这次贸易冲突真正的核心是港口和物流】
特朗普要跟中国搞港口博弈,但他忘了一件事:全球十大港口中,咱们独占7个!中国的港口实力,美国是拍马也赶不上!
咱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,发展成能让特朗普羡慕嫉妒恨的水平?
新中国成立的时候,可谓一穷二白,工业基础薄弱,外汇匮乏。那时候,中国的海运和港口建设严重不足,很多沿海港口功能低下,深水航道少,机械化水平很低。大宗货物装卸靠人力、靠体力,整个航运体系几近停滞。
从五六十年代起,随着工业化推进、对外贸易逐步开放,国家开始重视港口建设。尤其进入改革开放以后,中国沿海港口逐渐扩建、加深航道、引入现代化设备,当时中国还很缺外汇,很多港口建设依靠贷款、合资或国外援助。
进入21世纪后,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和出口上一路攀升。随着“入世”后的出口猛涨,港口体系也面临升级的压力。
在这个过程中,中国港口不仅扩容、加深,而且在自动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方向奋起直追。
到今天,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出口国、最大的制造国,许多港口的年吞吐量屡破纪录,港口体系已成为支撑中国制造、连接全球市场的中坚骨干。
【受邀参观天津港】
10月15日,戎评有幸受邀参观全球十大港口之一的天津港,每一次走访都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气象万千的解读。
在中国众多港口中,天津港作为京津冀的海上门户、有优越的区位优势,一直备受关注。它不是最早最强的港口,但它的发展路径,是一个中国人与天斗、与地斗,自强不息、砥砺前行的真实写照。
在早期,天津港还只是一个区域性中转港口,设施、航道都有限。
随着北方经济崛起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行,天津港获得了更多资源与政策倾斜。尤其在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框架下,天津港作为“新亚欧大陆桥”的重要节点港口,承担了连接中亚、欧洲市场的物流职责。
在这个过程中,天津港克服种种困难,不断扩张港区,增设泊位,深化航道,建设深水码头,通过投资、技术升级、产业配套等方式逐步提升竞争力。再加上港口与天津当地制造、石化、汽车、钢铁等产业融合,逐渐从一个地方港口,变成国家级、国际化的重要枢纽。
【天津港从区域性中转港口,逐步发展成为国家级、国际化的重要枢纽】
近年来,天津港又将建设的重点放在“智慧港口”、“绿色港口”、“自动化港口”上。最近,天津港推出了全新的智能集装箱码头管控系统JTOS(港口运营系统)。2024年,这套系统已在天津港C区码头上线使用,它使得单桥效率提升约10%,同时设备能耗降低约8%。
戎评特地了解了一下,JTOS是一个软硬件融合的平台,整合了大数据、物联网、AI模型等前沿科技,对港口的起重机、自动运输机器人、堆场车辆、调度路径等进行统一调度与监控,能够有效减少人为调度的失误、优化作业顺序、平衡设备使用率。
【天津港JTOS实现了高度自动化、智能化】
在参观的过程中,戎评还对天津港的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(ART)印象深刻。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被称为全球首个“智慧零碳”码头,所用电力全部来自风电和太阳能发电,实现能源自给。无人车队在码头穿梭,将集装箱从货轮、陆桥运输到堆场,或从堆场运回装船。
这些机器人很聪明,车路协同、无人驾驶水平高达L4以上,电量不足时能自动返回充电;除了机器人之外,解锁站、锁固作业,也都用机械臂自动完成。
据介绍,该码头采用了“单小车岸桥+地面解锁站+ART+水平运输边装卸堆场”等组合技术,实现了从船到堆场的全流程自动化与智能化。
这种设计消除了人工操作的碳排放、能源浪费和环节冗余。戎评参观时看到,码头上几乎没有工人,他们大多数时候是坐在办公室里远程操作,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风吹日晒。
站在码头上,戎评能看到的,只有无人集卡、机器人来回运行,感受着港口那种流畅、有序的节奏,整洁而高效。
这些黑科技,不是为了“秀技术”,而是真正地带来了效益。
装卸效率提高、能耗下降、错误率低、通道利用最大化,这是港口和物流领域的技术革命。
而天津港也并非孤例,凭借着“智慧化、自动化、绿色化”的升级,中国不少港口处于世界领先水平,在这轮中美贸易较量中,中国以港口为支撑,已经获得了先手优势。
戎评认为,咱们的第一项优势就是通道韧性和风险对冲的能力。
即便美国对中国船舶征费、设阻,中国在国内也有多个港口可以调度;在国际上有多种供应链路径可以替代。港口网络化、多点布局,即便单点被卡、被施压也不会彻底受制。
第二项是成本控制与效率优势。
现代化港口能在单位时间内装卸更多货物、减少等待时间、降低损耗。2025年9月9日,天津港刷新了中国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单航次作业量纪录,这种高强度、高效率的作业,离不开自动化、智能调度、设备协同、机器人的加持,利用边装边卸、船边直提等工艺,最大限度压缩了时间窗口。
第三项优势就是战略反制手段。
面对美国加征港口费,中国对美关联船舶也开始征费。港口不是咱们的弱点,而是可动用的力量。
除此之外,中国港口也是中国形象的名片之一,是世界港口建设的样本和标杆,让“中国产能、产业链、港口解决方案”在全球更具引力。
【未来全世界港口都将采用中国的技术标准】
站在天津港的码头上,戎评深刻感悟着一句话:站在下一个时代的风口,我们就是未来!
全流程无人化+人机协同、网络化协同调度、能源自给与零碳运作、港口与区块链/元宇宙/数字孪生融合,这些都将成为下一代港口的标配。在这条路上,中国已经起步并占有先机。
依托现有港口群,中国有机会把“港口解决方案”、“港口技术输出”作为另一个软实力出口。未来的港口,不只是为国内服务,也将走向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,输出标准、技术、模式,形成“公共品牌”。
正所谓“一港一兵,一路当歌”。
贸易战也好,未来竞争也罢,港口将不再是边缘角色,它将成为国家软硬实力融合的体现。
特朗普要跟咱们打,那咱们就奉陪到底!咱们不应该只想着“守住港口”,而是要把港口打造为通行世界的桥头堡,让美国的霸凌政策,无从落脚!
因为科技,理想照进现实!咱们都在见证一个伟大时代!
【“未来港口”模式,将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输出】
在线股市配资平台.配资网站炒股.诚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